濟南物流:上半年外貿出口激增25.2%!這一地做對了什么
發布者:振宇物流 發布時間:2025-08-04 10:39:07
今年上半年,廣州外貿交出歷史性答卷——進出口總額6050.5億元,同比(下同)增長15.5%,對全國、廣東外貿增長貢獻率分別達13.1%和46.7%;出口總額3969.1億元,激增25.2%;在連續13個月增長的曲線中,廣州外貿規模已經連續兩個季度保持10%以上的增長,二季度出口更是創下季度歷史最高值。
從“新三樣”產品出口激增30.8%到保稅物流增長29.9%,從汽車出口“智”闖歐洲到國企共建“一帶一路”,千年商都的外貿“破圈”密碼,藏在產業轉型與企業出海的鮮活故事里——透過一個個故事我們看到,廣州正以政策創新、產業升級和全球布局,構建起開放型經濟新高地。
▍汽車出海:自主品牌“智”闖歐洲設計力征服市場
廣州南沙口岸,一輛輛新車整裝待發。當前,廣州自主品牌車企正以硬核科技與敏捷戰略開拓海外市場,不僅在智能駕駛技術上重塑消費者的出行體驗,還以“中國速度”迭代產品矩陣,彰顯廣州智造的澎湃動能。據了解,上半年廣州自主品牌汽車出口增加27.6%,占整體汽車出口量的63.9%。
作為本地龍頭車企,汽車出口如今也已經成為廣汽新的動力引擎。
今年4月,廣汽連續第三年亮相米蘭設計周。這一次,不僅AION UT迎來了歐洲首秀,而且AION V作為拍檔,也繼去年巴黎車展之后再度亮相。與此同時,廣汽Car Culture系列第四款概念車CC4也來到歐洲大秀廣汽設計的原創力量。
“波蘭消費者是‘性價比’優先,不會在意你是中國品牌,還是歐洲品牌。”活動現場波蘭記者Simon表示,他看好廣汽在波蘭當地的銷售前景。而來自丹麥的GAC合作伙伴Join也不吝嗇他對廣汽的贊賞。他說,GAC設計有別于其他一些品牌,“不是枯燥的、同質化的,而是讓人興奮的、印象深刻的、與眾不同的”。
歐洲對于車企而言,是全球為數不多“年產銷千萬輛”的重要陣地。記者留意到,廣汽去年在巴黎車展上發布的“歐洲市場計劃”也正在今年加速推進和落地。今年第三季度起,廣汽國際將進入更多的歐洲國家。據介紹,到2028年廣汽將逐步建立起覆蓋歐洲絕大部分國家市場的服務保障體系。車型方面,廣汽將依托強大的多能源技術優勢,持續向歐洲市場推出包括EV、PHEV等新能源產品。
不僅是歐洲,據觀察,今年5月,廣汽國際先是在埃塞俄比亞,再是在埃及,緊接著在巴西,一口氣完成了三個海外工廠的布局。
如今,廣汽全球化“研產供銷服”體系已初具規模。截至2024年底,廣汽集團物流、零部件保障體系及能源生態業務同步進入泰國市場,廣汽商貿墨西哥物流子公司投入運營,廣汽部件泰國座椅項目已投產。
根據規劃,廣汽出口今年將挑戰18萬輛。其中自主品牌出口15萬輛。到2027年,廣汽出口將挑戰到50萬輛。去年廣汽集團汽車出口實現12.7萬輛、海外銷量增長67.6%。其中,自主品牌出口量首次突破10萬輛,增速達92.3%。今年上半年,廣汽自主品牌累計出口同比增加45.8%。
▍保稅物流:全鏈條服務汽車進出口額翻倍增長
從白云機場綜保區的航空跨境貨物高效通關,到南沙港國際集拼商品出海,廣州保稅物流正彰顯出強勁增長活力。國際集拼分撥、保稅倉儲、保稅租賃、保稅燃料加注等領域成為拉動增長的主要動力。
黃埔綜保區倉庫里,一輛輛進口汽車在智能系統調度下精準入庫。作為一家在廣州黃埔綜合保稅區內專門從事保稅業務的物流企業,廣州保稅區新紀元物流有限公司的業務范圍以大宗商品為主。
“今年上半年,我司業務保持平穩增長態勢,主要增長點是有色金屬及進口汽車業務。”據該司總經理吳育文介紹,其進口汽車業務較為突出,特別是在有關政府部門的支持下,通過創新監管模式,加強港區聯動,在國際貿易摩擦的背景下,逆勢擴大了進口汽車的業務量。據介紹,該公司利用綜合保稅區汽車保稅倉儲的政策,為客戶量身定制了新的保稅物流方案,滿足了客戶的業務需求。2025年上半年累計完成進口汽車2425輛,進出口額達8.6億元,同比增長了132%,已經實現翻倍增長。
除了進口汽車業務為公司帶來新增長點之外,新紀元物流原有的優勢業務——有色金屬業務板塊也呈現復蘇狀態。數據顯示,上半年有色金屬業務總量達21000噸,進出口額達14.43億元,同比增長了26%。
“我們不是單純倉儲,而是打造全鏈條服務。”吳育文表示,取得這樣的成績,得益于公司已深耕有色金屬業務多年,如今與多家擁有期貨交割資質的國際知名有色金屬倉儲公司建立深度合作,從原有單一倉儲服務延伸至國際中轉、分撥、交割、運輸、監管等全物流鏈條服務。
在采訪過程中,記者感受到了這家開展保稅物流業務已超25年的“老外貿企業”所煥發出的勃勃生機——據了解,扎根保稅業務,這家物流企業接下來還將從信息化、智能化發力,加大設備投入和系統開發力度,逐步把大宗商品的物流服務做精做細,在有限的倉儲資源下,提高倉儲利用率和物流周轉效率,以更好地響應市場日益多樣化的需求,并在復雜多變的外貿環境中穩固競爭優勢。
海關統計顯示,2025年1至6月,廣州保稅物流進出口額達566.5億元,同比增長29.9%,占全市外貿增量總額的13.6%,領跑全市外貿發展。
▍機電樣本:破解停電難題冷柜成非洲市場“爆款”
非洲街頭,烈日炙烤,空氣中彌漫著熱浪。而萬寶冰箱的戶外直流冷柜成為爆款——這款可直接連接蓄電池運行的冷柜,可以源源不斷地輸出低溫。一位消費者指著冷柜說:“這里停電是常態,但你們的產品可以用蓄電池運作,簡直是救星!”
當前,廣州工控集團下屬企業萬寶冰箱,對美出口占比已從2018年之前的80%降至當前的40%以下。“上半年我們面向拉美、非洲市場的出口量增長20%,亞洲市場在需求疲軟情況下也實現了基本持平。”萬寶冰箱海外銷售部部長王浩東告訴記者。
在拓展市場的過程中,萬寶也發現了不少新的商機——除了完美契合了當地市場需求的戶外直流冷柜十分暢銷,萬寶自主研發的球形制冰機也進一步升級,通過對內部零部件和軟件算法的迭代,使得制出的冰球更圓、氣泡更少、透明度更高,上半年面向美國市場賣出上千臺。
著眼下半年,王浩東表示,公司依然堅定“跑出去”,進一步拓展市場、增強客戶黏性。在市場布局方面,一方面保持美國市場大客戶聯絡,同時要加大非美市場的拓展。“我們7月份去了日本,下半年還將去非洲和拉美調研。目標是下半年對亞洲、非洲、拉丁美洲等市場的出口量增長20%。”王浩東說。
在產品開發方面,持續開發新興市場的冰箱產品系列,對亞非拉市場的暢銷產品,進行聚焦推廣,形成規模效應。冷柜產品則要進一步迭代成本、技術、設計等。“比如我們最新開發的冷柜產品,裝柜量進一步得到提升,讓一個貨柜的空間得到充分利用,如此平均到每臺冷柜的運費就會相對降低,從而降低客戶的采購綜合成本。通過多種手段,保持冷柜系列的競爭力。”王浩東表示。
記者觀察到,今年以來,廣州工控集團旗下工控國際加速推進國際化戰略布局,積極搶訂單、謀轉型、促發展。上半年,工控國際出口額超6000萬元,其中歐洲市場同比增加8%、大洋洲市場同比增加11%。
▍美妝出口:應用數智化平臺廣州美妝賣到全球
整個7月,廣東詩妃化妝品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詩妃”)的業務員和工人們都在趕貨。在近8萬平方米的化妝品高質量智造基地,AGV智能機器人協同車間的自動化生產線同樣忙個不停。詩妃創始人張申俊告訴記者,僅2025年上半年,詩妃的外貿銷售額同比增長34%,其中新客戶成交金額增長30%,開發成效顯著。
據了解,作為化妝品企業,詩妃新工廠積極響應國家新質生產力與高質量發展的號召,對自身的“軟件”和“硬件”進行了全新升級:應用覆蓋產業鏈全流程的“美灣互聯”數智化平臺,與日本、韓國頂尖研發團隊戰略攜手,建立中日韓三大聯合實驗室,融合東方美膚智慧;太陽能光伏發電技術、冰蓄冷技術助力工廠實現綠色化轉型等。
如今,這個新工廠的現代化發展到了現在的智能化階段,用了19年的時間,從不起眼的狹小辦公室到5000平方米的車間,再到15000平方米的特色化妝品生產廠房,再到現在近80000平方米的化妝品高質量智造基地。
“我們的未來,是繼續讓‘詩妃造’走出中國、走向世界。”在張申俊看來,詩妃造背靠“中國美妝之都”廣州,攻關海外化妝品市場擁有強大的實力后盾。最新數據顯示,詩妃至今有超萬款產品遍布全球82個國家和地區。
▍國企轉型:世界500強企業海外營收占比達40%
暑假以來,廣東省廣新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廣新集團”)辦公室的外貿訂單電話接個不停。“好忙,好熱!”前線工作人員在空調房間也忙出了一身汗。這家連續三年位列世界500強的企業,海外營收占比已達40%。
絲紡集團、紡織股份、省外貿開發……廣新集團旗下的這些老牌外貿企業伴隨著廣東改革開放時代浪潮一路成長,目前也正加快通過海外投資設廠、創新合作模式、完善物流體系等方式培育新型外貿新動能,煥發“老國企新活力”。
其中,紡織股份的肯尼亞工廠在今年上半年成功投產并實現首單交付——歷時40余天,成功攻克了清關審批、工藝適配、產能爬坡和船期協調等四大難關,首個非洲訂單順利出運,邁出非洲戰略的關鍵一步。柬埔寨生產基地預計也將于今年三季度投產。2025年初,紡織股份在海外投資建設工廠,對整合東南亞資源、與國內供應鏈互補、提升交付韌性具有積極意義。
“今年7月2日,集團旗下廣青科技(廣東省最大不銹鋼生產企業)正式簽約并購浦項制鐵中國不銹鋼業務,業務布局和規模實力顯著提升。”據廣新集團相關負責人透露,在印尼,廣新集團也已構建起包括印尼廣青、印尼廣青德、印尼廣青鎳鈷等項目的鎳產業集群。據悉,印尼廣青去年實現營收近人民幣500億元。
“我們正加快以數智技術、綠色技術為牽引,推動所屬制造業企業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升級。”據相關負責人透露,作為制造業當家的企業,為搶占未來產業發展制高點,廣新集團聚焦前沿技術領域,明確將合成生物和人工智能作為集團重點培育發展的兩大未來產業。
▍政策賦能:落地全國首創舉措為外貿注入新動能
廣州以“精準施策+制度創新”雙輪驅動,為外貿企業破局國際市場提供堅實保障。
為助力企業用好境外展會資源,廣州市商務局加大支持力度:省、市聯動對參加2025年300多場“粵貿全球”境外展會的企業,給予最高80%的展位費補貼;對以“廣貨優品廣貿全球”名義宣傳區域形象并進行特裝布展的企業,提供特裝費扶持,助力提升“千年商都”國際影響力。
與此同時,廣州充分發揮南沙自貿區、4個綜合保稅區、2個進口貿易促進創新示范區及13個外貿轉型升級基地的平臺作用,積極開展分撥集拼、飛機融資租賃等業務,拓展多元化國際市場。
此外,廣州持續深化改革開放,在商務、海關、口岸等部門協同推動下,落地四項全國首創舉措,為外貿發展注入新動能:一方面,廣州首創擴大跨境電商“9610+1210+退貨”及合包出口模式,在機場綜保區為龍頭企業提供集拼出口服務,提升退貨處理效率;另一方面,廣州建立全國首個“全球跨境電商帶電貨物數據服務平臺”,實現平臺企業與航空、物流系統數據互通,已完成18萬個帶電商品預審核,便利3C類產品航空出口;此外,廣州推出白云機場“雙前置”城市貨站,通過安檢與海關查驗前置,新增4條安檢線,日均貨物處理能力提升200噸,一期年吞吐量預計達7萬噸,為企業降低通關成本20%。
來源:廣州日報
http://m.sanhelaser.cn